秦朝名将章邯为什么宁肯投降项羽也不投降刘邦?

秦朝名将章邯为什么宁肯投降项羽也不投降刘邦?

章邯是秦朝后期最为重要的军事人物之一,曾被视为秦廷的支柱。由于他最终选择投降项羽,导致秦朝的崩溃进程提前加速。秦朝灭亡后,项羽封他为王。然而,在楚汉战争爆发后,项羽面对刘邦的强势围困时,选择了决战到底。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?

秦末的局势与章邯的选择

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,我们至今无法完全了解秦末的真相。关于章邯的经历,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。

一种主流说法认为,在陈胜起义爆发后,起义军的分支曾突破函谷关,深入秦国腹地。为了应对这一局势,秦廷决定将骊山的囚犯组建成临时军队,而章邯被任命为指挥官。在他的领导下,陈胜军的先头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尽管百姓对秦朝的暴政愤怒不已(如“天下苦秦久矣”所言),但面对秦军的正规压制,起义者依旧显得力量薄弱。

章邯成功扭转了秦朝的被动局面,但根本问题依然存在,秦朝的暴政未能得到解决。正如《史记》所说,许多反秦的义军曾劝告章邯,提醒他注意前任将领如白起的结局,认为他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。而当时,赵高已经掌权,章邯担心自己镇压了反秦势力后,依然难逃被害的命运,因此最终选择倒戈,投向了项羽。

另一种说法则根据《赵正书》等史料记载,认为赵高并非被子婴所杀,而是章邯在接管咸阳防务后,直接铲除了赵高。尽管细节存在不同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章邯已经失去了对秦朝未来的希望,最终决定投降项羽。

项羽册封章邯为雍王

项羽与刘邦都来自楚国的旧地,但他们对楚国的认同感却不同。项羽出身楚国旧贵族,内心深处对秦朝抱有强烈的仇恨。而刘邦则出生于平民阶层,虽然他所生活的地区曾是楚国的一部分,但那并非楚国的本土,因此刘邦的楚国认同感并不强烈。而且,刘邦的思想更注重实际利益,未必有项羽那样深沉的历史情怀。

项羽攻占咸阳后,进行大规模的屠杀,甚至将秦国的首都烧成废墟。随后,他将秦的故土划分为三块,其中一块封给章邯,授予他“雍王”之位。这个封号让章邯内心充满矛盾,因为他背叛了秦国的利益,虽然秦百姓对秦朝的暴政满怀愤恨,但楚国的杀戮又让秦人无法接受。

展开全文

项羽虽然封章邯为王,但心中对这个曾是秦国重臣的人始终抱有猜忌,可能并不完全信任他。

章邯之死

在楚汉战争爆发时,刘邦决定出蜀与项羽争夺天下。章邯的封地恰好处于刘邦军队的必经之路,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,最终章邯战败。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,章邯选择了自杀。

对于章邯来说,这一选择并非轻松的决定。事实上,活下去对于章邯来说比死亡更加痛苦。他不仅背负着“秦国叛徒”的骂名,而且如果他再次投降刘邦,而后刘邦被项羽打败,那他很可能会被项羽处决。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屈辱,章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此外,章邯或许认为刘邦最终不会推翻项羽,如果他选择投降刘邦,结果可能依然无望。项羽的实力仍然强大,章邯既然无法赢得生存的希望,便决意一了百了,结束这一切。

总结

章邯原是秦朝的重要将领,在秦末动荡时期,他通过镇压反秦起义稳住了局面。然而,由于对秦朝未来的失望,章邯最终选择投降项羽。尽管项羽封他为雍王,章邯内心却充满矛盾和忐忑。最终,在楚汉战争爆发时,章邯因战败选择自杀,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他个人命运的逃避,也意味着他对未来完全失去了希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taptic engine寿命
365bet注册官网

taptic engine寿命

📅 09-21 👀 5788
重温鲁迅017:《祝福》
365提款不到账的吗

重温鲁迅017:《祝福》

📅 08-03 👀 5900